自然增肌本就慢,只有堆肥快。“新手福利期”是一个状态阶段,不是一个时间段,有人一辈子都可以在这个状态,应当反思自己的训练质量。
锻炼永远增肌期,至于最终一个阶段回到同体脂率哪种增肌效果更好,则看哪种自己的训练状态能更好保障。力量训练减体脂一点不慢,力量训练只是减重慢,减重区别于减干。
分享一下现阶段增肌期的饮食
一天跟一个阶段原理一样,结合标题高碳以及一天最少吃多少那篇。另外热量计算基础代谢计算意义不大,热量缺口是观察记录调整出来的,标题热量缺口。另外增肌减脂也不冲突。
尽量保障住糖原储备,就可以称之为高碳水减脂,几种占比 都能减干,普通人群只是减肥不考虑减干就是吃多了,想太多了,适度运动改善身体等,剩下的就是饮食
不能喝粉的就不喝呗。你缺的是锻炼质量。实践出真理,纯理论可能过两年又会推翻,而且大家日常生活不是理想化模型。观察记录调整,鄙人只是说通过什么记录观察,如何调整
这个过程当然可以练腹肌。可以皮脂钳看自己大致距离12到15个点还差多少体脂率,女生相对来说不追求这么低。饮食估算,欺骗餐,碳水循环看后半段
大道至简,就是状态好的前提下保持低一点的体脂率饮食量。不是大量拉消耗也不是水煮各种,是不以增肌为借口过多获取食物,大大超出保持训练状态所需的营养量
低体脂是面子,脂包肌是生活
这么长一大段空话,就是告诉部分朋友,别把梦做太美,想舒舒服服,只是稍微带点饿,到一定阶段就不行了,就是是碳水循环,欺骗餐,也只是短暂调整状态,主基调是“熬”
堆肥增重可以赶进度。精瘦增肌,增肌减脂并存,每一下认真完成的肌肉的有效收缩,都不会辜负自己,到最后,一个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一个训练质量对应一个身材。
理想化模型是把所有的精力留给上肢,上肢能最大限度发展,实际操作,我们无法孤立锻炼深层肌肉,下肢的一些动作能回馈到上肢的一些动作稳定及深层肌肉。要有,分配根据个人
晒晒身材吧,总得让大伙儿知道分享的饮食运动理念,能做到哪一步,我177身高,这个状态84公斤,当然,还可以减更干更轻一点,那就十分难熬了
“我不怕学一万种腿法的人,我怕的是一种腿法练一万次的人”
自然减下来又大又干,重心在饮食力量训练上,结合状态调整。另外,增肌不是堆肥,增肌很缓慢,因为堆肥而增长的那部分肌肉会在这个过程里流失掉。能保住的只有训练那部分。
垃圾容量锻炼时长等等也是这个道理,服务于单次目的跟状态。大肌肉群,我一般练透就啥都不想练了。所有的锻炼计划都只是参考,尊重自己的实际情况
又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观察记录调整碳水蛋白质脂肪,通过状态判断的运用。这句话能解决大多数饮食问题。
想通这个,就没有减完该怎么办了。这是增肌期减脂期简化版。饮食区分舒服常态的量跟减干
纯理论研究可以去了解。但实践上,很多年后方知,大道至简,观察记录调整。追求极致的通常保障了总量而且保障了锻炼频率,不需要纠结。业余玩玩的,压根儿不需要纠结。
增肌基础饮食丨热量摄入与营养素分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