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基础绪论
文化医学(古代文化背景)
整体观念
辨证论治
养生(治未病)(防治)
国学基础
参考书目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
《中医学大辞典》
《中医学小词典》
交叉学科
临床实践+理论总结 、
道: 本质规律 理:具体的东西
医道、医学、医术
医学经验上升为理论
直接观察法、整体观察法
《黄帝内经》战国 集体创作 文献汇编 (汉代 史记后) 灵枢(针灸) 素问
建立中医学框架、观念
现存最早中医学综合专著
扁鹊 《难(nan四声)经》 难经不难 易经不易
补《黄帝内经》的一些不足
张仲景 “医圣” 东汉末《伤寒杂病论》(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(内科病)) 创立了辨证论治 方剂
病 证 症
华佗 东汉末 与董奉、张仲景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
寒热温凉(四气) 辛甘酸苦咸(五味)
魏晋隋唐时期(实践)
王叔和 第一本脉学专著《脉经》
四诊:望闻问切
病因病机证候
宋金元时期(争鸣)
三因极
金元四大家:李东恒(易水派) 刘完素(寒凉派) 张从正(攻邪派) 朱震亨(养阴派)
明清时期(综合汇通)
《医宗金鉴》《古今图书集成·医部全录》
总结归类古代医书
温病理论的创立 (与时代背景有关)
叶天士:卫气营血辨证
吴鞠通:三焦辨证
《医林改错》解剖 瘀血理论(形态性) 活血化瘀
近代和现代
中西医结合 互补 中西医不可通约
中医现代化